您现在的位置: 北京国际经济贸易学会 >> 热点关注 >> 正文
上海为“首店经济”砍掉机制门槛         ★★★
上海为“首店经济”砍掉机制门槛
作者:靖雯    文章来源:中国商务新闻网    点击数:471    更新时间:2020/3/2
  “上海购物”品牌日益响亮,上海商业创新引领度不断提升,“首店经济”功不可没。

  商务部驻上海特办数据显示,2019年前三季度,上海新进首店756家,同比增加74.6%,领跑全国,平均每天新增首店近2.8家。第四季度上海又迎来百余家国内外知名品牌的上海首店、全国首店乃至全球首店,预计2019年全年上海的首店数量可达近千家。

  “首店”青睐上海热土

  “首店经济”的培育无疑是城市商业活力基础的体现,为“存量市场”寻求突破,为既有项目焕新注入动能,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首店选址区域性明显,并未在全部一线城市大范围铺开。那么首店落户为何如此青睐上海?

  北京京商流通战略研究院院长赖阳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首店是品牌商在中国市场或区域市场的首秀载体,对于品牌的市场营销意义重大,品牌首进的战略选择会从城市的综合指标着眼,考量该城市的区位优势、资源条件、商圈氛围、品牌展示空间、营商环境以及其他微环境因素。

  房地产咨询机构世邦威理仕最新报告显示,上海全球零售商集聚度达55.3%,在全球城市排名中超过伦敦、纽约,仅次于迪拜,位列第二位。上海也是全球十大最具吸引力的零售目的地市场之一,国际高端知名品牌集聚度超过90%,众多国际高端消费品集团选择将上海作为其中国地区总部乃至亚太地区总部所在地。截至目前,上海跨国流通企业地区总部数量超过20家。

  作为首进城市,上海拥有完备的商业基础设施、成熟的开发商项目、完善齐全的商业服务产业,从而降低了新品牌的渠道拓展及获客成本。此外,上海国际化程度高,视野开阔、对新鲜事物接受程度高的新消费人群基数庞大,市场教育成本低,自然使其成为全国性首店的首选。

  另外,上海作为首店经济最早的发源地和传播者,在首店系统性盘点及传播上抢占了先机。据中商数据统计,上海2017年首店数量达到226家,2018年达到835家,增长态势明显。

  政策加持显实效

  “首店大丰收”的背后是上海市海纳百川的开放态度及对商业创新品牌、创新业态的大力政策扶持。例如,星巴克烘焙工坊全国首店开业前夕遇到了用地性质、生产方式、环境评价、安全生产等各环节的政策规范及标准限制。兴业太古汇首席执行官周莹感慨道:“很多同行认为在当时的法规政策下开业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这里最终顺利开业,并成为上海新的商业地标。”

  2019年8月,《上海市新一轮服务业扩大开放若干措施》《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本市促进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发展的若干意见》两个文件先后落地,其中试点实施全市“一照多址”的政策多次被提及。

  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首店经济使上海的总部经济地位更进一步提高,特别是‘一照多址’政策减化了政府审批的手续,改变了长期以来‘一照一店’的政策,促进了首店经济的发展、推动零售企业连锁化进程,赋予零售企业更多的自主权。”

  “首店”助力消费升级

  赖阳表示,首店进驻也会成为众多同质品牌战略性布局的风向标,而这将可以帮助该城市通过品牌的“聚集效应”来提升其商业影响力,进而持续推动上海的商业创新,促进消费市场国际化、品质化发展,激发时尚消费、品牌消费。

  首店作为新鲜事物具有引发消费者猎奇打卡的吸引力,在吸引消费者、制造传播话题及积蓄流量上具备绝对优势,消费者对“首店”的尝鲜心态将带动消费升级。

  此外,具有鲜明地域特色、融入城市文化元素或借用城市产业优势的品牌首店所孕育的内生型创新品牌的商业模式也以其显著的稳定性为所在区域的发展,带来了总部经济与首店经济的协同叠加效应,为其他新一线城市实现差异化发展提供参考案例。

  洪涛表示,“首店经济”进一步提高城市的优质实物产品、服务产品丰富程度,也有利于改变城市零售业的同质化现象,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一城一面”,从而优化现有零售业的结构和布局。

  首店品牌或为国际化、全国性连锁品牌的首次下沉,或为本土创新品牌的首次亮相,创新属性鲜明,对于购物中心窥探未来商业的新业态、新品牌及消费趋势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打印此文 |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上海建设“东方美谷”美丽健
上海获批创建中国首个邮轮旅
上海将迎更多政策利好 做大做
上海出台加强金融服务民企十
上交会服务上海科创中心建设
上海金融科技园区”揭牌 将
从1.0版到3.0版,上海自贸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