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北京国际经济贸易学会 >> 热点关注 >> 正文
对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的思考         ★★★
对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的思考
作者:中国旅游新闻…    文章来源:中国旅游新闻网    点击数:97    更新时间:2023/3/13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202212月,文化和旅游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工作的通知》。笔者在此探讨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创建的逻辑与路径。

 

第一,产业融合是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主干和基石,也是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最具持久活力的主要引擎。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的建设在顶层设计上突出了产业融合这个关键点,创建过程也要抓住产业融合这个牛鼻子。只有做到市场主导、企业自觉、游客认同,融合发展的长效机制才能够充分形成,因此申报工作要紧密围绕产业融合的程度水平、模式路径与工作机制展开,引导市场练好内功,夯实融合的源头活水。

 

第二,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不仅是两个产业的融合,而应该形成产业链融合的全产业生态。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都是边界非常模糊且不断拓展的产业群,加快形成文旅全产业链融合生态是提高旅游领域沉淀资产活性、提升旅游贡献率和发展效能的现实性需要,要通过文旅+”“+文旅实现相关产业的融合和赋能,拓展构建新的产业体系和生态。例如莆田市仙游县依托特色仙作家具产业创新推进与旅游产业的融合,产业发展覆盖红木种植业、家具加工业、手工业、家装体验服务业和文创产业、平台直播、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形成仙作家具原材料生产、设计加工、运营销售、体验服务、品牌建设等多元业务环节贯通、一二三综合性产业联动的特色产业与文旅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模式。

 

第三,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后将形成复合型空间,要素保障与配套措施应相应变革。文化和旅游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形成的具有多重功能的复合型空间,既是景区,也是社区、街区、园区,要在文旅融合业态及其公共服务功能不断融入城区、社区、街区和乡村的过程中发挥文化对城市更新和乡村振兴的重要作用,迫切需要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同文旅经济规划衔接,提升空间规划弹性以加快文旅项目落实,盘活优化存量土地资源,打造宜居宜游生产、生活、生态协调新空间。

 

第四,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涉及不同层次、不同功能的政府部门,在促进文旅深度融合过程中要建立统筹推进与协同联动的体制机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需要国家省市县不同层级、不同功能的政府部门协同推进,形成合力,加强内部职能统筹,需要加快构建党委统筹、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文旅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

 

第五,文旅产业的融合要根据地方特色及产业基础探索不同的体制机制与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彰显特色。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都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各区域在推进文旅融合的过程中需要突出自身特色,并探索适合自身特点的模式和路径,最终达成经济、社会以及文化传承等多方面的共赢。

 

综合而言,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需要各地认识到产业融合的基础和骨干作用,推进相关产业宜融则融,能融尽融,构建文旅+”综合产业体系,因地制宜、因时而动探索有地方特色、产业特色、文化特色的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在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推进过程中,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将颠覆传统的产业空间格局,形成多功能叠加的复合空间,要素保障和政策配套的要求更加复杂,因此也更加需要不同地域、不同部门协作探索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统筹推进机制,找到最大公约数,凝聚融合发展的工作合力。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现代旅游业发展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打印此文 |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