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北京国际经济贸易学会 >> 经贸实务 >> 正文
高效物流链通“快”的中国         ★★★
高效物流链通“快”的中国
作者:吴 蔚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    点击数:200    更新时间:2022/5/10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无疑是中国发展的巨大红利,而统一大市场必然是架构在一个高效物流网络之上。事实上,得益于以京东为代表的中国电商建立起的全球最大数字商业平台,以及各种新技术在这个平台上的不断创新应用,高效物流正在成为中国经济一个特有的支点。

 

细读《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不难发现,建设统一大市场的举措涉及基础制度规则、交通物流、商品市场、能源市场、资本市场、生态环境市场等,几乎关乎市场化改革的所有层面,目标是“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而要实现跨区域打通,除了政策之外,线上数据要通、线下物流要通,这是统一大市场的“基础设施”。

 

改革开放40余年来,中国建成了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络、高速公路网络,航空货物出港量位列全球第二,这些构成了实现高效物流的“硬件”。中国自主研发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系统、中国已建成的全球最大规模5G移动网络,则为高效物流的安全和新技术的应用奠定了基础。更为重要的是,京东等中国电商近年来的高速发展打通了物流系统的“末端循环”,使“半日达”“次日达”“足不出户全球购物”成为中国消费者的日常,而这在全世界任何其他市场都是难以想见的场景。

 

世界级的研发能力、生产能力、分销能力、消费能力是中国仅用几十年时间就走完了发达国家百余年道路的内因。而在高速交通网络、高速通信网络基础上架构起来的高效物流体系,将成为中国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发挥超大市场优势、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从农产品的上行到工业品的下行,高效的物流网络不仅实现了效率和质量的提升,更对全国的工业、农业、服务业带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它正在以更快的速度赋能一切生产要素,而这种乘数效应将产生多重经济社会效果。

 

然而,建设统一大市场绝非一日之功,仍然面临不少挑战。首先就是成本问题,特别是物流的“冰山成本”,体现在直接物流成本、运输时间成本、货物运输损失成本等成本项中。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数据,2021年我国累计物流总费用达到16.7万亿元,占我国全年GDP14.6%,距离我国12%的目标还有一定距离。其次是应急能力。灾害中的快速通达,物流业的作用超过其他产业,而近期的疫情也暴露出我国物流体系的短板,在道路、人员等相关因素限制下,原有供应链受到一定限制,如何集中更多其他资源满足应急需求,考验着物流企业的物资储备能力、运力资源协调能力。

 

针对这些短板,《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提出建设高标准市场基础设施,加强物流基础设施数字化建设、推动国家物流枢纽网络建设、促进全社会物流降本增效、完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等举措,通过促进物流企业的供给端增效、国家交通系统等基础设施的完善,进一步降低商品流通成本,实现市场的高效衔接。

 

事实上,京东等物流业头部企业已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其成功经验让物流系统一直走在市场前沿,堪称市场化建设的典范。以在历次战“疫”中表现出色的京东高效供应链物流模式为例,因其电商背景以及多年来积淀的科技能力,京东物流具有领先的成本优势和反应优势。不仅是在疫情以来的多次快速反应,此前在5·12汶川地震、玉树地震、长江中下游的台风及洪涝灾害等大灾面前,京东都发挥全供应链能力、技术优势以及组织协调和团队执行力,高效响应、有序调配,已经成为国家应急体系的重要保障力量。

 

  在业界专家看来,在新一轮高水平的经济全球化中,利用本国市场虹吸全球商品要素资源为我所用,利用中国市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和形成将起着关键的作用。正如业界资深专家罗清启所言,当巨大的生产要素洪流在中国涌现的时候,支撑和再创造这些要素洪流的能力就表现在,我们能在多大的范围内共时这些生产要素。生产要素流入流出的速度越快、成本越低,生产要素的可被创造性就越强。而高效物流带来的是更快的物理速度。当中国这个全球最大工业国被更快的物理速度脱域,生产要素的组合创新方式几乎不再受到限制,全社会都将被推入到一个大规模的创新时代。可以想见的是,随着货畅其流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立,更快、更高效、更强大的新经济图景即将勾勒成形。

打印此文 |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