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北京国际经济贸易学会 >> 热点关注 >> 正文
精准切入 管理模式创新显实效——自贸试验区第七批改革试点经验解读(二)         ★★★
精准切入 管理模式创新显实效——自贸试验区第七批改革试点经验解读(二)
作者:晏澜菲    文章来源:国际商报    点击数:64    更新时间:2023/8/2

在自贸试验区第七批复制推广的改革试点经验中,涉及政府管理创新领域的共有水路运输危险货物谎报匿报四步稽查法’”“海事政务闭环管理”“国际航行船舶模块化检查机制”“应用电子劳动合同信息便捷办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业务”“医药招采价格调控机制”5项。除此之外,入海排污口规范化分级分类管理新模式在沿海等特定区域复制推广。

 

政府管理的创新伴随着自贸试验区的挂牌运行而生。近十年来,这些创新在前六批复制推广的改革试点经验中,分别在事中事后监管措施、人力资源领域等多方面得以体现。记者梳理发现,在前六批复制推广的改革试点经验中,在全国范围内复制推广、涉及事中事后监管措施和人力资源领域的改革事项达32项。

 

商务部自贸区港司相关负责人在解读第七批改革试点经验时表示,水路运输危险货物谎报匿报四步稽查法’”主要解决打击危险货物谎报匿报违法案件时目标确定性不强、证据采集不完整、办案程序不统一等问题,探索形成一套固定的危险货物查验模式,提高获取涉嫌违法信息的工作效率,为一线执法人员侦办查处案件提供规范的程序性指导。

 

该经验的主要做法是海事部门搭建多途径互联互通渠道,在水路运输危险货物监管中实行智慧获取、信息核查、开箱查验、调查处理四步稽查法,减少无效查验和低效查验,提高案件查办成功率,实现精准打击违法行为,让守法企业免受打扰。

 

该负责人介绍,出台国际航行船舶模块化检查机制主要是为了探索远程+实船检查模式,对国际航行船舶检查全流程、全要素进行系统性优化,提升检查质量,压缩检查时间,减轻船方迎检负担,提升船舶周转效率,降低船舶安全及污染事故的发生风险。

 

此条改革经验是以适当前置、模块检查、处置快速为原则,将国际航行船舶检查分为选、验、查、签四个步骤,并遵循自上而下、从后到前、由外至内的原则,规划科学合理的检查路线,将需要检查的设备设施分为驾驶台、无线电、主甲板、机舱等十个模块,由检查人员登轮开展模块化、流程式安全检查,并探索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无接触远程模块化检查,提升检查服务效率与质量。

 

在沿海地区复制推广的入海排污口规范化分级分类管理新模式主要聚焦解决入海排污口设置不规范、责任主体不明确等问题,建立入海排污口分级分类精细化管理体系,强化和巩固入海排污口专项整治成效。

 

在山东自贸试验区烟台片区,尽管3000多家工业企业只有3个主干排污口,但这里的海域水质清澈、沙滩干净细腻,这一切正是烟台片区创新实施的入海排污口规范化分级分类管理新模式带来的美景。

202231日,全国首个入海排污口管理办法——《烟台市入海排污口管理办法》正式实施。《管理办法》根据入海排污口特性和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明确不同类型入海排污口管理要求,分别实行重点、一般和简化管理,彻底消除监管盲区

 

针对需要审批的入海排污口实施审批手续分类管理,有审批或有备案手续的自动备案;无审批或无备案手续,但有环评、排污许可证手续的,可在提交备案文件后备案;无审批及其他手续的,需在整治验收后备案。特别是针对办法出台前的入海排污口,取消审批论证环节,审批时限比以往缩短30个工作日,妥善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

 

在日常监管方面,烟台片区建成了由一套数据库、三个子系统构成的智慧平台,即排污许可全过程数据库,排污许可数据高级查询、高级导出子系统,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自动审核子系统,排污许可数据应用子系统。通过这一平台,当地可以动态更新入海排污口台账,实现入海排污口整改、验收、销号信息化管理,形成一户一档,实现海洋监督管理一体化统筹。

 

新模式实施以来,烟台片区整治入海排污口302个,整治率达100%;设置入海排污口标识牌150个,设置率达100%;在13个点位抽样监测的近岸海域水质优良率达到100%

 

打印此文 |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