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北京国际经济贸易学会 >> 研究成果 >> 正文
人类命运共同体         ★★★
人类命运共同体
作者:李坤望、张兵…    文章来源:《北大金融评论》 第13期    点击数:152    更新时间:2022/11/23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是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个重要的共同课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刻把握人类社会历史经验和发展规律,顺应历史大势和时代潮流,从根本上回答了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向纵深发展、国际环境日趋复杂多变、各种新问题新挑战层出不穷的背景下,世界应该向何处去这一重大问题,指引着中国和世界前进的正确方向,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对外开放、国际关系以及全球治理领域的最新发展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外交思想和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真理性、时代性和实践性特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凝聚了世界各国增进人民福祉、建设美好未来的最大公约数,回应了各国人民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普遍诉求,是中国为人类社会应对共同面临的全球性挑战而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已经成为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前进方向的一面鲜明旗帜。

 

 

一、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背景

 

 

当前,人类社会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持续推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成长,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更加强劲。同时,人类也正处在一个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的时代。世界经济增长乏力,金融危机影响持续,发展鸿沟日益突出,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恐怖主义、难民危机、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各种挑战和风险与日俱增,需要人类社会共同面对、共同应对。习近平指出:“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各国发展环环相扣,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协调合作是必然选择。”

 

从国内来看,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的基础上,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的治理理念和实践受到高度赞赏和广泛认同,国际影响力和感召力进一步提高,中国有信心、有能力为世界作出更大贡献。正是基于此背景,中国提出和倡导建立共商共建共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从而为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和全球性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20133月,习近平在当选中国国家主席后首次出访俄罗斯时指出:“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这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的首次提出。2015年在以“亚洲新未来:迈向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博鳌亚洲论坛上,习近平在演讲中主张“共同营造对亚洲、对世界都更为有利的地区秩序,通过迈向亚洲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20159月,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习近平再次强调:“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二、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内涵

 

 

20171月,习近平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了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全面系统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其核心内涵就是“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第一,在政治和伙伴关系方面,要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国与国之间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根本要义在于国家之间要构建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大国往往是决定战争与和平的关键因素,也对地区和世界和平与发展负有更大责任。大国要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管控矛盾分歧,努力构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关系。大国对小国要平等相待,不搞唯我独尊、恃强凌弱的霸道。国家间出现矛盾和分歧,要通过平等协商处理,以最大诚意和耐心,坚持对话解决分歧。要秉持和平、主权、普惠、共治原则,把深海、极地、外空、互联网等领域打造成各方合作的新疆域,而不是相互博弈的竞技场。只有各国都走和平发展道路,各国才能共同发展,国与国才能和平相处。

 

第二,在安全格局方面,要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当前,国际安全形势动荡复杂,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安全问题的内涵和外延都在进一步拓展,同时人类越来越利益交融、安危与共。在这种新形势下,冷战思维、军事同盟、追求自身绝对安全等老一套做法已经行不通了,各方应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国家不论大小、强弱、贫富以及历史文化传统、社会制度存在多大差异,都要尊重和照顾其合理安全关切。要恪守尊重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互不干涉内政等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统筹维护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各国都有平等参与地区安全事务的权利,也都有维护地区安全的责任,要以对话协商、互利合作的方式解决安全难题。

 

第三,在经济发展方面,要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各国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发展是第一要务,适用于各国,而人类命运共同体追求的是共同发展。要增强各国发展能力,发展归根到底要靠本国自身努力,各国要根据自身禀赋特点,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战略。要改善国际发展环境,各国要共同维护国际和平,以和平促进发展,以发展巩固和平。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性机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创新驱动,进一步发展社会生产力、释放社会创造力。要创造良好外部制度环境,加强全球经济治理,健全发展协调机制,各国特别是主要经济体要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要维护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支持开放、透明、包容、非歧视性的多边贸易体制,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要优化发展伙伴关系,最大限度解决南北之间数字鸿沟和地区内部发展失衡、公平赤字等问题,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体人民,为世界经济全面可持续增长提供新动力。

 

第四,在文化和文明交流方面,要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多样带来交流,交流孕育融合,融合产生进步。文明差异不应该成为世界冲突的根源,而应该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要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对话,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发展,使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

 

第五,在生态建设方面,要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建设生态文明关乎人类未来。要解决好工业文明带来的矛盾,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实现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要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坚持走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之路,平衡推进《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等新挑战,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全球生态体系。

 

 

三、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思想渊源和创新发展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同时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养分,也是对中国共产党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世界观的继承和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共同体”思想本质上是关于人如何实现解放和自由发展的学说,认为“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马克思根据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概括了“共同体”的发展形态,包括自然形成的共同体——抽象共同体和虚幻共同体——真正共同体,认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因此,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均超越民族国家和意识形态的限制,反映了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具有高度的契合性。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刻融入了“和衷共济”“和合共生”“天下为公”“和而不同”等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为人类社会实现共同发展、持续繁荣、长治久安绘制了美好蓝图。

 

同时,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也是对中国共产党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世界观的继承和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后,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关注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为推动各国建立公正合理的新型国际关系以及中国正确处理和积极发展同第三世界国家及其他类型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思想指导。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基于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深刻洞察提出了“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的科学判断,为中国共产党制定内政外交各方面方针政策提供了基本依据。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面对十分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提出在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的背景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张。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新的发展要求,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提出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审视国际国内新的形势,通过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总结实践、展望未来,提出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引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可以看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理念是对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世界观的继承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进一步创新发展。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外交思想和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对外开放、国际关系以及全球治理领域的最新发展成果。有学者指出,树立国际视野,从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互动中探讨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是新发展阶段政治经济学的重要课题,也是新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升华。有学者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反映进入新时代的时代特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指引的一系列重大改革和发展,都反映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在新时代取得的重大突破,其中“一带一路”倡议反映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大突破。有学者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有机统一是在新时代国际经济格局深刻变化的全球化进程中实现的。有学者指出,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有责任为世界经济发展和全球治理把准航向,以更大的开放抓住发展机遇,以更好的合作谋求互利共赢,主动参与和推动新型经济全球化,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防范全球系统性金融风险,与世界各国一道合作抗疫,参与全球治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创造世界经济更加美好的明天不懈努力。还有学者认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处理当今世界性基本矛盾、处理世界性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经济与政治矛盾的基本方法论和指导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新时代的具体运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是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和价值观,是一种精神境界,也是一个行动口号。从当代世界范围的阶级关系和社会矛盾来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当代世界各国现实行动的需要,也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需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崇高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它与共产党人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紧密联系在一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着眼于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而提出的重大构想和动员口号。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对外开放领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蕴含着对当前全球经济贸易关系矛盾的批判与重构,着力解决公平公正问题是构建新型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首要命题,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重塑全球经济治理的核心理念。中国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的崛起只能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样一条发展道路的外部环境只能是“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因此,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自身的需要,是中国探寻一条与西方列强截然不同崛起道路的需要,是中国最大的利益,也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历史必然性。有学者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成新时代国家安全学的基本命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键是通过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将国家之间潜在的敌意逆转为善意,从而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更大范围内更加一体化地高效配置资源,在新的均衡安全点上,实现更高水平的有安全保障的发展成果产出。有学者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国际经济的理论,揭示了当代世界经济新格局下全球经济治理规律,对当代全球化发展方向提出了正确的理论指引,对现有全球经济治理贡献了先进理念、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新时代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必须突破以往传统理念和思维模式的局限性,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先进理念,并坚持以开放为导向、以创新为引领、以包容为核心、以互利共赢为目标、以多边主义为保障、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如此,才能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推动世界经济朝着更加公平、公正、包容、普惠、共赢的可持续方向发展。

 

 

四、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世界影响及意义

 

 

中国所倡导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的中国方案,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日益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同。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中国已成为多边主义的重要支柱,而我们践行多边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联合国愿同中国共同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实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理想。”20172月,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第55届会议通过了“非洲发展新伙伴关系的社会层面”决议,呼吁国际社会本着合作共赢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加强对非洲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被写入了联合国决议。20173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又被首次载入了联合国安理会决议。同月,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34次会议通过了关于“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和“粮食权”两个决议,决议明确表示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标志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成为国际人权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1711月,中国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又被写入第72届联大负责裁军和国际安全事务第一委员会(联大一委)会议通过的“防止外空军备竞赛进一步切实措施”和“不首先在外空放置武器”两份安全决议中。联合国决议相继载入中国所倡导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说明国际社会对这一理念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形成了共识,同时也彰显了中国对人类社会合作发展和全球治理的理念引领已经产生了重要影响。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是中国所贯彻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在国际领域的集中体现,为维护世界和平、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实现共同繁荣贡献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当前,世界正被新冠肺炎疫情阴霾所笼罩。世纪疫情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交织,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人类社会面临的挑战层出不穷,这促使人们愈加认识到,生活在一个互联互通、休戚与共的地球村里,必须站在全人类共同愿望的高度,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可以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顺应了历史潮流,回应了时代要求,反映了中外优秀文化和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凝聚了各国共识,指明了世界发展和人类未来的前进方向,为人类社会实现共同发展、持续繁荣、长治久安绘制了美好蓝图,已经成为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国际新秩序的共同价值规范。

 

 

五、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实践

 

 

中国顺应历史潮流,积极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实践,获得国际社会普遍认可和赞誉。

 

首先,中国在联合国系列高级别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以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博鳌亚洲论坛等重要多边会议和主场外交活动中,全面系统阐述中国的发展观、安全观、合作观、文明观、国际秩序观、全球治理观、正确义利观,提出积极应对全球性挑战的中国主张和中国方案。特别是习近平主席于20219月出席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和20224月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上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深刻体现了中国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与世界各国一道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定决心和使命担当。同时,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不断取得新进展:在国家层面,中国正与越来越多的友好伙伴构建起双边命运共同体;在地区范围,推动各方就打造周边、亚太、中国—东盟、中非、中阿、中拉命运共同体达成共识;在全球领域,中方倡议构建网络空间、核安全、海洋等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得到国际社会积极呼应。

 

其次,中国坚定支持和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近年来,随着各类新兴风险挑战与日俱增和大国保护主义、单边主义行径加剧,多边合作遭到严重破坏,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多边机制和国际体系陷入困境。中国则始终坚持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坚决反对个别国家将其工具化、边缘化、空心化的企图,促进国际和地区合作,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有力引领多边体制和国际秩序发展走向。20192021年,中国缴纳联合国会费大幅增加,上升为第二大会费缴纳国,仅次于美国,常规预算分摊比例由原来的7.92%提升至12.01%,维和预算分摊比例则由原来的10.24%提升至15.22%。中国积极行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在2020年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习近平主席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峰,并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应对新冠疫情大流行,中国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等场合,积极倡导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为国际社会抗疫合作凝聚共识、提供指南。这一系列积极维护多边主义、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的实际行动充分体现了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定决心和责任担当。

 

第三,中国积极引领经济全球化进程。近年来,由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复苏迟缓,国际贸易和投资增长乏力,收入与财富分配不均状况日益严重,导致逆全球化思潮和形形色色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世界经济面临的不确定性和潜在风险不断增加。面对这种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国始终站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积极引领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倡导维护世界经济的开放性,从而为全球经济应对挑战和走出困境提供了理论指导,为世界发展不断注入正能量。在世界经济论坛、博鳌亚洲论坛、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以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重要场合和平台,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过去数十年,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同时,面对形势的发展变化,经济全球化在形式和内容上都面临新的调整,理念上应该更加注重开放包容,方向上应该更加注重普惠平衡,效应上应该更加注重公正共赢。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必经之路,在各国相互依存日益紧密的今天,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紧密联系,各国都是全球合作链条中的一环,日益形成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正确的选择应当是充分利用一切机遇,合作应对一切挑战,引导好经济全球化的走向,使全球化更具活力、包容性和普惠性。可以说,在当前全球化遭遇质疑、逆全球化思潮涌动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中国不断清晰传递出坚定支持经济全球化进程、维护世界经济开放性的声音,彰显了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和担当,提振了人们对世界经济未来发展的信心和希望。

 

    第四,中国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不断走深走实。为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的潮流,秉持开放的区域合作精神,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习近平于2013年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一带一路”建设既是中国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需要,同时也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彰显了人类社会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是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积极探索和重要抓手,将为世界和平发展增添新的正能量。“一带一路”倡议旨在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建立一个包括欧亚非大陆在内的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世界各国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20153月,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明确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共建原则、框架思路、合作重点以及合作机制等倡议,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之后,中国政府有关部门相继发布了《共建“一带一路”:理念、实践与中国的贡献》《推动“一带一路”能源合作愿景与行动》《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农业合作的愿景与行动》《关于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意见》《“一带一路”建设海上合作设想》《“一带一路”生态环境保护合作规划》《“一带一路”融资指导原则》以及《标准联通共建“一带一路”行动计划(20182020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进展、贡献与展望》等文件,不断完善“一带一路”建设的顶层规划和设计。20175月,中国在北京成功举办了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习近平在论坛开幕式发表了题为《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主旨演讲,指出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目标,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20194月,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习近平发表了题为《齐心开创共建“一带一路”美好未来》的主旨演讲,强调面向未来,我们要聚焦重点、深耕细作,共同绘制精谨细腻的“工笔画”,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沿着高质量发展方向不断前进。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同联合国、东盟、非盟、欧盟、欧亚经济联盟等国际和地区组织的发展和合作规划对接,同各国发展战略对接,自2013年提出以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已取得显著成效。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世界经济增长开辟了新空间,为国际贸易和投资搭建了新平台,为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拓展了新实践,为增进各国民生福祉作出了新贡献,是新时代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平台和实践贡献。

打印此文 |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疫情影响下的世界经济可能进
世界共同进步何以可能?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应对
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中蒙关系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