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北京国际经济贸易学会 >> 国际市场 >> 正文
[组图]中欧班列运输组织模式,有哪些创新与实践?         ★★★
中欧班列运输组织模式,有哪些创新与实践?
作者:中国一带一路…    文章来源:王艳波    点击数:235    更新时间:2021/9/1

         运输组织模式是组织中欧班列开行的重要支点。为保证中欧班列服务质量、缩短班列运到时限、提升班列竞争力,根据中欧班列的特点探索适合其发展壮大的运输组织模式。

 

         本文通过阐述中欧班列发展现状,提出中欧班列发展要求,总结中欧班列境内“图定临时结合”、图定“干支结合”的运输组织创新实践及境外铁路全程运输组织协作、合并优化编组的运输组织协调创新实践。

 

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完善境内外铁路全程运输组织机制、创新境内外班列运输组织方式、优化境外还箱点网络布局、提升运输通道的通达性等运输组织优化策略。

 

 

        中欧班列开行现状

 

 

中欧班列在“十三五”期间已发展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标志性品牌,班列开行列数由2016年的年发运1702列增长到2020年的12406列,年均增长达64%20182020年开行列数均突破《中欧班列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确定的年开行5000列的目标,截至2020年底,中欧班列开行范围已拓展到欧洲21个国家98个城市。

 

    20162020年中欧班列图定开行列数如表1所示。2020年,中欧班列共开行12406列,国内开行城市达到48个,其中37个国内城市按图定开行方案开行9266列,占全部运量的75%43个国内城市按临时开行方案开行3140列,占全部运量的25%。据境外铁路通报,中欧班列在宽轨段、欧洲段日平均运行里程均超过1000km

   


 

                                                                                              120112020年中欧班列图定行列数(列)

 

 

        中欧班列境内运输组织创新实践

 

 

中欧班列速度等级高,全程运输保障水平要求严格,强调精准运输,以保证口岸站及出境联运的时限需求。

 

为保障中欧班列时效性、安全性,提升中欧班列核心竞争力,满足中欧班列运输组织要求,国铁集团从境内、境外2个方面对中欧班列运输组织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实践,采取“图定临时结合”、图定“干支结合”的独特运输组织模式,对各地培育中欧班列市场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图定临时结合”运输组织模式

 

1.“图定临时结合”运输组织方案制定

 

    ①图定开行方案。中欧班列图定开行方案是指针对一段时期内开行稳定、达到一定开行频次而纳入运行图的开行方案,运输部门根据开行方案铺画中欧班列运行图。中欧班列图定开行方案的运行图一般按不低于1000km/d铺画,使用车辆、编组要求、牵引质量应符合120km/h货物列车运行图相关技术条件。

②临时开行方案。中欧班列临时开行方案是指针对未纳入中欧班列图定开行方案以及图定开行方案无法满足开行需求的临时制定的开行方案。中欧班列临时开行方案按照技术直达列车方式开行,使用80km/h的普通货车编组,按调度命令指定的日期、车次、运行径路等要求开行。

 

2.“图定临时结合”运输组织方案优化调整

 

为紧密对接市场需求,充分利用口岸和线路运输能力,按照“利用率低取消、临时稳定入图、主线能力充分利用”等原则,根据口岸能力和既有图定线条利用率情况,对图定开行方案进行优化调整。运输组织方案一般每个季度优化调整1次。

 

    二、图定“干支结合”运输组织模式

 

    1.图定“干支结合”开行方案制定

 

中欧班列图定开行方案分为干线方案和支线方案,其中干线方案是始发(技术)站与口岸站间的开行方案,支线方案为始发(技术)站与干线上接续技术站间的开行方案。中欧班列在始发(技术)站和到达(技术)站间分别按干线、支线上的车次和时刻运行,接续技术站为干支线车次的转换点。


 

                                 中欧班列“干支结合”示意图

 

2.图定“干支结合”开行方案排定

 

中欧班列“干支结合”开行方案制定的难点是班期排定,由于一条干线需对应1条或多条支线,因此去程班列必须排定干线和各支线在始发技术站的具体开行日期,才能避免使用同一干线的2列或以上干支线班列在同一天到达接续技术站,否则将造成其中1列或以上班列在接续技术站滞留,回程班列则不存在这一问题。

 

 

    中欧班列境外铁路运输协调组织创新实践

 

 

中欧班列发展初期全程运输时间较长,运输价格较高,如何让参与运输的国家做到紧密配合和密切协作成为中欧班列面临的关键问题。

 

在中国铁路的倡议推动下,2017年中国、白俄罗斯、德国、哈萨克斯坦、蒙古国、波兰、俄罗斯铁路成立了中欧班列运输联合工作组,下设秘书处、运输组织和营销专家工作组、信息协作专家工作组,建立了中欧班列国际铁路合作机制,共同提升中欧班列全程运输组织效率和运行速度,打造中欧班列核心竞争力。

 

    一、中欧班列全程运输组织协作

 

    日常状态下,各方铁路指定相应部门人员负责协调开展中欧班列运输周计划预报工作。

班列始发国于每周五向参与运送的其他国铁路部门通报下一周的预报信息,并注明运行径路、国境口岸等必要信息。同时,为保证班列在口岸顺利通行,发运国每日向接运方通报前一日中欧班列实际发运情况,以便接运方合理安排运输组织调度。

 

    中欧班列运输障碍和非正常情况的发生不可避免,当非正常情况发生时,各国之间必须及时沟通、积极协作才能保障班列的运输通畅。因此制定《中欧班列发生运输组织障碍时相互通报信息和协作办法》,保证中欧班列发生运输障碍时各方能相互及时通报信息,进行协作。

 

经过协商,规定在运输障碍事件发生时,事发国铁路相关部门应及时通知所有参与运输的其他主体该障碍事件的详细情况和预计消除时间。

 

二、中欧班列合并优化编组

 

为有效利用宽轨段车辆和通过能力,以及加快口岸站换装速度,中欧班列运输联合工作组提出在准轨和宽轨转化的口岸站实施“三并二”或“二并一”集并运输,并共同制定了《中欧班列合并优化编组运输组织协作办法》。

 

    集并运输组织需要各国铁路的密切配合,参与集并运输的班列自始发站发车后,发运国铁路应在规定的时间内通报班列车次、集装箱箱型、发车时间、到达口岸时间等所需预报信息,其他各方铁路严格对集并列车按照时刻表盯控,优先放行集并列车,保证编组列车在宽轨段全程运输的完整性。

 

 

    中欧班列运输组织优化策略

 

 

    一、完善境内外铁路全程运输组织机制

 

 

加强沿线国家运输组织紧密衔接,优化常态化班列运输组织,统筹运用境内外运力资源,提高跨境运输组织协同保障能力。依托中欧班列7国铁路协调机制,加强与沿线国家铁路协作,促进班列运行信息交换,联合编制全程时刻表,优化常态化中欧班列组织,不断拓展货物品类,提高国际铁路物流协作水平。推进国际铁路物流全程盯控,强化应急处理,减少运输拥堵。

 

二、创新境内外班列运输组织方式

 

创新班列组织方式,境内按照“干支结合、枢纽集散”原则,发展“枢纽对枢纽”的中欧班列组织方式;推进国内口岸站常态化集并运输,提高终到宽轨段的班列编组辆数;境外依托返程货源枢纽开行欧洲到中国的公共班列,组织集结同方向货源共享班列资源。

 

三、优化境外还箱点网络布局

 

推进境外枢纽和还箱点建设,支持按照市场化原则参与境外枢纽建设,统筹各企业境外部署的物流资源,形成境外物流经营合力,打造汉堡、杜伊斯堡、莫斯科等境外枢纽。优化境外还箱点网络布局,在欧洲主要节点城市和港口,设立更多可堆存管理标准箱和特种箱的铁路箱还箱点,满足多样化用箱、还箱需求。

 

四、提升运输通道的通达性

 

提升中欧班列通道畅通性,推进通道多样化,提高中欧班列通道的可通达性,保障中欧班列运行的安全稳定。持续完善沿线7国为主体的西、中、东3大通道,提升既有主线通道运能运力。拓展其他运输通道,可通过土耳其、希腊等进入南欧、西欧,进一步完善“一带一路”铁路物流网络。

  

    结束语

 

    中欧班列运输组织模式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有力支撑了中欧班列在“十三五”期间快速、安全、高质量发展,形成了较为完整、高效、适应境外铁路条件和中欧班列运输需求特点的一整套运输组织体系,并复制到中国与中亚、西亚、东南亚、外高加索等地区国家间开行的铁路国际联运班列。

 

    随着中欧班列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中欧班列运输组织模式也将根据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继续优化完善和创新发展,更好地适应境内外市场需求和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作者为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货运部王艳波)

打印此文 |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