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北京国际经济贸易学会 >> 热点关注 >> 正文
在开放合作中加强北京科创能力         ★★★
在开放合作中加强北京科创能力
作者:晏澜菲    文章来源:中国商务新闻网    点击数:390    更新时间:2021/1/27

  中国商务新闻网 北京是全国乃至全球科技创新资源最为聚集的城市之一,拥有全国一半的两院院士、一半的顶尖学科,以及三分之一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两区”建设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带来巨大发展机遇,科技创新亦是“两区”建设的重要引擎,两者间的互促互进为北京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在日前“两区”建设科技创新领域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科委二级巡视员王建新直言,要在开放合作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我们将实施更加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有效提升科技创新合作的层次和水平,加强与世界主要创新国家多层次、广领域科技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和构建多边科技合作机制,深入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拓展民间科技合作的领域和空间。”

  王建新介绍说,在发展过程中,北京既要通过海外创新中心、国内承载平台、联合研发机构等多种形式,建设一批拓展国际合作渠道、高效配置全球创新资源的重要平台,又要依托本市新型研发机构、重点高校和研究院所以及大科学装置,加强基础和前沿研究国际合作,还要实施更加灵活的人才、资金政策,进一步推动创新要素的加速流动,扩大利用外部创新资源的渠道,提升科研机构的国际化水平。

  “两区”建设为海淀区继续完善创新生态提供了新契机。近年来,海淀区持续动态更新创新要素,努力调整优化创新体系结构,着力打造孕育新经济新动能的新环境,探索构建了符合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以创新合伙人关系为支撑的“创新雨林”生态。

  “日前,融通科学研究院、铁物招标、招商信诺、仙途智能、拟未(北京)科技等一批重点新项目落地海淀,中关村人工智能学院、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自贸试验区分行等重磅平台和机构揭牌。”海淀区区委常委、副区长梁爽介绍,海淀区的“创新合伙人”朋友圈正在扩展。

  梁爽透露,未来三年,海淀区将以“两区”建设为契机,全面升级迭代形成体系结构更优、多元创新主体融合互动水平更高、孕育新业态新模式和支撑硬科技硬创新能力更强、更加生机勃发的“创新雨林”生态,持续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探新路、做示范。

  力争在科技创新能力、开放发展水平、产业发展质量等方面取得“三个突破”,建设具有全球领先水平的“生命谷”是昌平区锁定的新发展目标。

  昌平区副区长董贵蛟表示,对此,昌平区将积极发挥医药健康和数字经济两大产业基础优势,强化制度创新,力争在国际研究型医院建设、去中心化临床试验试点、在北京人类遗传资源服务站设立绿色通道等核心任务上率先突破。

  “我们将在优化产业布局上,打造‘3+X’的空间保障体系。”董贵蛟介绍,“3”就是三个组团片区:以生命科学园为主的创新核心区,以朱辛庄-七里渠区域为主的产业示范区,以巩华城区域为主的科技商务区。“X”就是以自贸试验区为引领,带动未来科学城东区“能源谷”、沙河高教园创新发展,辐射马池口、南口等工业区提能升级,打造带动昌平发展的若干“开放云团”。

  董贵蛟告诉记者,昌平区将通过加快推进“两区”建设,力争在科技创新能力、开放发展水平、产业发展质量上取得新突破,打造生命科学领域原始创新策源地、全球高端创新资源聚集地和首都高精尖产业发展新高地。

打印此文 |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坚持开放合作提升数字技术创
钟山部长《人民日报》刊文:
北京打头阵 新一轮自贸区扩
重磅!北京将建自贸试验区
习近平:支持北京设立数字经
北京多措并举助旅游企业渡难
保战“疫”物资 助中小企业 
开放合作新格局,坚持“拉手
中乌加强开放合作,共创美好
北京服务业开放释放诸多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