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北京国际经济贸易学会 >> 热点关注 >> 正文
制造业转型升级仍是当前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键         ★★★
制造业转型升级仍是当前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键
作者:杨建龙    文章来源:中国智库    点击数:604    更新时间:2020/6/10
    在全球第四轮产业转移趋势日益明显的背景下,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的冲击仍在发展中,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态势,进一步加大了冲击力度。中国处于全球制造业价值链的中心位置,正成为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扩散风险冲击的聚焦点和抗“疫”成败的关键。

    大致来看,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总体呈现出以中美两国为核心的“双核心”格局,一是以中国为核心,包括墨西哥、印度、越南等国,依靠要素优势、规模经济和国内市场的支撑,以及产业配套体系的快速完善,形成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的“生产中心”;一是以美国为核心,包括德国、日本等国,基于核心技术持续创新升级及不断强化的技术垄断力量,掌控全球产业的超额收益,形成“技术和利益中心”。相比之下,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价值链的生产中心,与世界各国制造业价值链的融合程度最为广泛和紧密,影响力也是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

    不过,中国制造业的这一地位也使中国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充分地暴露在各种全球性风险的冲击之下。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传播带来的冲击,正在通过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以多种方式向中国传导,中国制造业正成为疫情全球扩散冲击的聚焦点。

    从当前疫情发展的态势看,欧洲15国,亚洲的韩国、日本和新加坡,以及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疫情严重国家,几乎覆盖了全球所有的制造业大国,覆盖了全球价值链结构中与中国存在紧密关系的绝大多数国家。2018年,中国与这些国家总体占到全球制造业总产出的70%,总增加值的71%,总出口的66% 和总进口的58%以上。这些疫情严重的国家,是中国54%的制造业产品出口目的地。包含在这部分出口产品中的增加值,占到中国制造业全部增加值的30%左右,占到全部GDP的8%左右。

    不仅如此,中国制造业通过日益紧密的中间产品贸易联系,与世界各国,特别是日韩、美国和欧洲各国,建立了垂直分工为主的十分紧密的价值链嵌套联系和相互依赖。2018年,中国从这些国家进口的制造业产品中,70%以上是中间产品,占中国全部制造业中间产品进口的64%,不仅数量很大,而且可替代性较差。如中国从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进口的关键设备、核心零部件和关键原材料等,这部分进口产品的影响远高于其他进口中间品。

    2020年中国经济稳增长的压力是空前巨大的。2018年,中国固定资本形成价值中,制造业产品的价值约占32%。据此倒推,要想通过加大国内投资,弥补制造业出口受到的冲击,需要增大的投资规模应该是8–12万亿。在保持2019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基础上,需要至少保证约10%左右的增速,来对冲制造业出口所受冲击的负面影响。如果考虑疫情对制造业其他方面和其他行业的综合影响,这一增速可能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所以,需要考虑在当前“稳增长”的政策实施中,适当突出“防风险,渡难关”,不仅为全年经济增速预留更大的空间,也有助于将全社会的注意力聚焦在对各种可能风险的严密防范上。另外,在多重风险因素冲击下,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价值链的主体生产平台,处于整个冲击压力最为聚焦的位置。为了与中国制造业这一特殊发展阶段的需求相呼应,当前在加快推出稳增长政策的同时,更应该始终把稳制造业创新升级的主线,集中资源和力量,从产业链短板环节的补缺和提升入手,尽快打通全产业链条,防范规避断链风险,切切实实地将稳增长政策落实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中长期战略上。

    作者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副部长、研究员

    文章来源:《中国发展观察》杂志2020年第9-10期合刊

打印此文 |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数字服务助推服务外包产业转
推动双循环 实现稳增长和防
制造业正成为数字经济主战场
贸促会研究院报告:零售创新
生产分割与制造业国际分工 —
制造业完全回流欧美是不可能
借势东风加速转型升级 小康集
加大政策力度 助力制造业脱
没等到制造业离开中国回流美
制造业是复工复产的先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