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北京国际经济贸易学会 >> 热点关注 >> 正文
后疫情时期,中国的经济信心从何而来         ★★★
后疫情时期,中国的经济信心从何而来
作者:张燕玲    文章来源:人大重阳    点击数:384    更新时间:2020/3/2
要点摘要:

    1.最可怕的冲击是对信心的冲击。如果信心冲击导致商业信心和消费信心下降,会直接影响到消费信贷和投资,还会导致风险溢价。风险溢价上升还会影响到资本的净流入与净流出。

    2.各行各业要做好自己的工作,特别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行业。在落实防控措施的前提下,抓紧恢复生产营业,增加经济韧性,方便居民生活。

    3.疫情防控能力评估较高的地区保证生产,提供充足的商品才是对武汉等严重区域最大的支持。静止休克不能再继续,恢复社会经济正常运转刻不容缓。

    4.下一步关键看执行力。只要全国人民团结一心,有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勇气,就能共渡难关,就能战胜疫情并夺得三大战役的胜利。

正文

    国际上研究疫情对经济造成的冲击一般是从冲击的三个方面来评估:对需求的冲击、对供给的冲击和对信心的冲击。三种冲击在经济体系中不同部门的传导会产生合力影响GDP的增长。

    从需求方面看,餐饮、旅游、娱乐、影视是直接冲击对象,与其有关的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受到间接冲击;从供给方面看,生产商、供应商由于物流成本增加或物流受阻,使产品积压或造成损失。物流的成本增加使供给商的收益直接下降。最可怕的冲击是对信心的冲击。如果信心冲击导致商业信心和消费信心下降,会直接影响到消费信贷和投资,还会导致风险溢价。风险溢价上升还会影响到资本的净流入与净流出。

    避免冲击信心与疫情防控同样重要。今年是三大攻坚战役的收官之年,疫情又带来更大的挑战。我们只有在维护、保证信心的前提下,才能群策群力、突破困境,转危为机。

    信心从何而来?

    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个多月内连续四次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对疫情防控作出全面、及时部署。针对疫情防控工作进展,习总书记不断作出口头指示和重要批示,给予具体指导并决定成立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

    李克强总理于2月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1月1日起对与防控疫情相关的医疗、交通、邮政企业加大免税和贷款力度。2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阶段性减免企业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单位缴费,除湖北外各省份,从2月到6月可对中小微企业免征上述三项费用,从2月到4月可对大型企业减半征收。

    财政部不但给予多项税收减免优惠政策还给予重点保障企业贷款财政贴息支持。

    中国人民银行不但快速发放优惠利率贷款还要求融资担保和再担保机构取消反担保要求,扩大担保规模,将放大倍数逐步提高至10倍。

    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印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高速公路免收车辆通行费操作指南。从2月17日零时起至疫情防控工作结束,全国收费公路免收车辆通行费。

    2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同英国首相约翰逊通话时强调,疫情发生以来,中方举全国之力,采取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举措。经过艰苦努力,疫情防控形势出现积极变化,防控措施正在取得明显成效。

    党和民众的信心是战胜疫情、完成三大攻坚的保证。信心要体现在执行力上。国资委带了一个好头,首先宣布年初制定的生产经营目标和改革任务不会改变。国资委监督管理的2万余户生产型企业开工率超过80%,石油石化、通讯电网、电力、交通运输等行业开工率超过50%,有的已达到100%。我所在的中国建材集团所属1373家法人企业已全部开工,1月份虽受春节影响,营业收入仍然与同期持平。国资委的表态对全国信心的增加是最大利好。

    如何攻坚克难,提振信心?

    首先,地方各级政府是提振信心的主要传导枢纽。要将中央精神落实到位,政府首先要有信心,措施得当,勇于承担风险。各行各业承担的发展经济的任务和自身条件不相同,要权衡的因素千差万别,不能用同一标准,一票否决。政府要为企业复工复产创造更多有利条件,而不要增加各种繁琐审批、备案。个别企业发生一两例确诊也应予以容忍,不能简单关停,一封了之。让企业承诺保证一个不发病,让返岗人员提供健康证明,这是“懒政”行为。以此类推,如果企业也懒政,那就不开工、减薪酬、裁员、甚至关闭,坐吃山空。错失良机,丢掉市场。然后都找国家要支持,那才是最不能容忍的。“懒政”做法只会减少信心,相信企业自己监控会更加严格,企业也会更有信心。

    其次,各行各业研究对策减少损失,增加人们对后期经济韧性的信心。各行各业要做好自己的工作,特别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行业。在落实防控措施的前提下,抓紧恢复生产营业,增加经济韧性,方便居民生活。由于疫情防控的需要,一时暂不能恢复营业的企业,也要研究对策,减少经济损失,同时尽量帮助员工渡过困难时期。如对员工进行在线培训,介绍到其他开工企业的岗位上过渡一段,或者企业暂时经营其他社会急需的行业等。尽量减少隐形失业人口。在这方面需要金融业关注并给予支持,现在企业恢复生产最大的障碍是现金流的不足。央行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各家金融机构也都在认真执行中。

    再次,保证物流配送,防止消费者失去信心而抢购囤积。道路封闭影响的物流对于新冠战“疫”只能起到相反的作用,只会造成更大的需求冲击和供给冲击。要保证民生的物流配送更畅通。现在的城市和农村,物流配送都是不可缺的。如果物流不畅,使消费者失去信心而抢购囤积,有多少物资都不能满足需要。

    最后,对疫情情况进行评估区分,有条件地区复工复产保障信心。中国的疫情防控措施得到了全世界的称赞。疫情大爆发的情况下,采取严防死守的做法是非常正确的决定,宅在家里就是对国家的贡献。但目前必须区分疫情重灾区和轻灾区,其工作重点是不一样的。疫情防控能力评估较高的地区保证生产,提供充足的商品才是对武汉等严重区域最大的支持。静止休克不能再继续,恢复社会经济正常运转刻不容缓。

    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力已经展现无疑,给全世界做出良好的榜样。下一步关键看执行力。只要全国人民团结一心,有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勇气,就能共渡难关,就能战胜疫情并夺得三大战役的胜利。

    作者张燕玲系中国银行前副行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全球治理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原标题为《坚定信心,重点突破恢复经济增长》(采访整理:杨云涛;审校:杨清清)。

打印此文 |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后疫情时期的中国产业链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