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北京国际经济贸易学会 >> 网上培训 >> 正文
中国风险资本联合投资策略的差异化倾向         ★★★
中国风险资本联合投资策略的差异化倾向
作者:罗家德  邹亚…    文章来源:现代财经    点击数:802    更新时间:2019/3/25
     一、问题提出   

    我国的国有风险投资机构被视为国有资产的管理经营机构,其投资资本属于经营性资产而非金融资产,依据国有资产的相关规定进行管理。国有风险投资机构除了其设立初衷所要求的“社会效益”“带动作用”之外,与其他国有企业相同,也负有国有资产增值保值的任务和目标,国资管理部门依此对其进行年度考核和监管。

    由于国有风险投资机构的政策背景、监管机制、投资职能、考核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的特殊性,对国有风险投资机构的探讨已成为中国风险投资行业研究的焦点之一。已有的研究多关注国有风投机构运行模式的跨国经验对比分析、国有风投机构与非国有风投机构的运行机制比较分析、国有风投机构的风险管理、国有风投机构的投资行为和绩效、行政关联对国有风投机构投资绩效的影响,然而对于国有风投机构的联合投资行为的关注较少。作为风险投资行业典型的投资策略,联合投资策略提供了对投资策略进行社会网络分析的中层研究视角,因而成为本研究对比国有、非国有风投机构投资策略的切入点。

    本研究以社会网络分析视角讨论联合投资策略规避不确定性的网络结构机制,引入圈子理论分析以主投者为中心的联合投资圈子中不同圈层的关系意义及其对抗不确定性的价值,以期解析中国风险资本的差异化联合投资现象。

     二、研究方法与理论基础  

    本研究将借助社会网络分析视角,从网络关系的建立、维护和发展层面探索联合投资的策略内涵,验证联合投资网络对应对不确定性的重要补充意涵,揭示国有与非国有风投机构联合投资倾向差异的原因,展示不同合作关系对抗不确定性的价值。

    圈子是基于差序格局和人情交换形成的社会网络结构,以一个有资源“能人”为中心,聚合了一群从事长期人情交换的熟人连带,依其关系远近、忠诚程度以及交换多寡而分成几个内外有别的同心圆。差序格局意味着内外不同的层级与核心有着不同的社会交换法则,最内层的“亲信”、“班底”讲究不离不弃的忠诚与凡事分享的祸福与共,其他圈内人则是长期的人情交换,越往外圈则分享的越少,交换深度也越浅。网络结构位置的差异导致行动者资源禀赋和行动策略的不同,所以从社会网分析的角度探讨风险资本的联合投资关系时,需要关注在中国社会结构和文化情境的影响之下,合作关系网络的结构特质及其相应互动规则,分析不同圈子对于应对不确定性的不同作用。圈子理论提供了对中国风投机构联合行为进行社会网络结构分析的本土化视角。

    本研究将结合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研究方法,从定量资料得到直观数据描述,呈现国有风投机构与非国有风投机构在联合投资倾向上的差异;以此现象为出发点,通过深度田野访谈资料,探究其联合投资差异的现实原因。本研究对10位风投机构负责人进行了访谈,其中外资风投机构2家,本土国有风投机构2家,本土民营风投机构6家。资料收集后续工作对访谈资料进行了编码整理,以便挖掘定性资料中的重要经验知识,分析联合投资策略的现实考量因素以及不同合作关系对于应对风险和不确定性的意义。

    三、研究结论与讨论   

    由于中国风险投资产业发展的推动力主要源自于政府,国有风投机构在产业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国有与非国有风投机构在管理模式和投资策略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本研究以联合投资策略差异为切入点,借助定性访谈资料和定量数据分析,首先对这一差异化现象进行分析,探究联合投资现象背后的合作关系网络,其次考察合作的网络结构机制,分别从整体网的角度解析联合关系模式,并从自我中心网络的角度解析联合投资圈子内不同圈层的关系意义及对抗不确定性的价值。

    首先,联合投资倾向在中国风险投资产业界呈现出差异化的情况。政府背景的国有风险投资机构有相对少的合作伙伴,且合作伙伴中外圈层的合作者比例较高,相反地,本土民营和外资等非国有风险投资机构更倾向于进行联合投资。在我国市场制度还有待完善的事实基础上,主体性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机构能够克服信息不对称的能力。国有风投机构负有对国有资产增至保值的责任,将风险投资业务视为国有资产的经营和管理业务,而非金融资产的运营,这使得国有风投机构在投资时对风险因素的考量更为慎重、投资行为更要求稳健,导致其主观上需要谨慎避免不确定性大的投资项目。更为重要的是,国有风投机构在资源占有、信息获得,尤其是政策信息和政策支持等方面占有先天优势,对选定的投资项目把握更大,自身就能做到控制一定的风险。在此基础上,国有风投机构比较没有与其他机构合作共担风险、分享资源的需求和必要。因此,国有风投机构从主观意愿方面倾向于选择更有把握的投资项目,同时又具备对抗不确定性的先天资源优势,其联合投资的倾向较低。与之相对,关系网络的扩展恰好可以弥补非国有风投机构政治资源的先天不足,通过非正式制度来克服信息不对称,降低不确定性。所以,非国有风投机构需要建立联合投资关系,借助合作关系网络共享资源、分担风险、应对不确定性,其进行联合投资的倾向较高。

    其次,风投机构间通过联合投资行为建立起了合作关系网络,处在网络的不同位置,其合作关系意涵和相应的对抗不确定性的价值是不同的。在整个合作网络中,由于风险投资机构的资历、规模、资源的不同,有优势的重要风投机构处于网络的中心位置,相对于不成熟的、新进入产业的风投机构处于较为边缘的位置。根据合作者的网络位置不同,风投机构间的联合模式可以分为强强联合和强弱联合两种。而网络位置同质性高的强强联合模式并不是风投机构所采用的普遍合作策略,更具有代表性的联合模式是强弱联合的“主投——跟投”模式。在“主投——跟投”模式中,以主投为为核心形成了由跟投围绕其周围的联合投资圈子,在这样的自我中心网络中,根据与网络核心的亲疏远近形成了不同的圈层,内外圈层与中心呈现出不同的关系特质和关系诉求。中心风投与其最近的“熟人圈层”遵循人情交换法则,体现互惠的情感性与理性的工具性混合关系,合作者互相帮扶、在长期的交换互动中共同对抗不确定性;与较外圈的“认识之人圈层”遵循“公平法则”,体现工具理性关系,合作者各取所需,算计性地借助对方应对自身所面临的资源互补的需求。各圈层的跟投者与中心主投者有不同的合作策略,但核心诉求都是基于长线思考的经济考量,通过对抗不确定性来获得经济效益。中心风投机构需要发展各圈层的合作者来应对不同情境下对抗风险的联合需求,而各圈层的风投机构有借由主投者降低不确定性、提升投资绩效、优化整体网结构位置的潜在持久动力。

    本研究对比了中国的国有风投机构与非国有风投机构在联合投资策略方面的差异及其蕴含的网络结构机制,探讨了由联合投资形成的合作圈层间的不同关系意涵和对抗不确定性的价值。除此之外,访谈经验资料也透露出中国风险投资产业界的中国式长线思维行动策略:在一定的经济理性基础上,即在追求投资的经济绩效的基础上,中国的风投企业也同时看重长期合作关系的经营维持。当合作行为涉及长期的交换和长远的利益互惠时,风投机构很可能选择在眼前的经济利益上进行一定程度的退让,以获得未来的利益回报,关系思维影响合作的维持。这一现象是中国长线式思维的体现,值得在更进一步的研究中,通过引入美国等较为完善的市场制度下的联合投资决策资料,进行对比讨论,以此探讨是否存在联合投资逻辑、特别是多次联合投资逻辑的差异。按照企业学习理论,机构间经由合作而产生磨合和学习的过程,由此导致相契合的合作者间的合作逐渐趋向于稳定。这种多次合作可能是由于学习过程的磨合适应而产生的,与由关系思维保持的多次合作情况是不同的。因此,有必要在未来的研究中加入跨文化比较研究,以此验证中国风投产业联合投资逻辑的特殊性。由于经验资料的缺乏,这是本研究现在的不足之处,也是未来可使研究结论更为坚实的努力方向。
打印此文 |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中国与发达国家签署的第一个
拜登时代的中国与美国:趋势
中国加速构建全球最大经济湾
中国推进全链条知识产权保护
中国能否以加入CPTPP为契机实
中国如何跨越全球价值链的“
中国住房发展报告分项报告
保护知识产权,中国从来都是
超越历史框架,展望未来五年
中国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