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北京国际经济贸易学会 >> 国际市场 >> 正文
中资企业在美国各国会选区的投资情况         ★★★
中资企业在美国各国会选区的投资情况
作者:走出去服务港    文章来源:走出去服务港    点击数:1242    更新时间:2016/5/4

    本文为2016年4月发布的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NCUSCR)与荣鼎咨询(RHG)联合报告(注:转载本文请注明出处)

    去年的“新邻居”报告首次全面分析中资企业在美国的运营以及这些投资对美国当地的影响。此次2016年更新报告回顾了2015年中国对美的投资情况,并描述新投资对中资企业在美各个地区,州,以及国会选区的投资分布带来的变化。
   
    2015年,中资公司在美国破纪录地完成了150亿美元的投资,其中包括收购、新建和扩张等项目。截止年底,在美国的中资关联公司突破了1900家,覆盖了80%以上的国会选区(435个选区中的362个)。随着中资绿地投资增长并且许多公司扩大当地员工数量,2015年中资关联公司在美雇佣的员工增长了12%,达到了90000人。

    2016年将又是中资企业在美直接投资破纪录的一年,目前已披露的待交割项目金额已突破300亿美元。监管者和国会议员有义务保证对中资企业直接投资的正当顾虑得到重视与关注。与此同时,在大选年之际,他们也需确保政治言论不会阻挠能带来就业机会的投资。
   
    2015年是中资在美直接投资破纪录的一年

    中国经济在2015年持续放缓,GDP增长率仅为6.9%,为25年来最低值。经济发展速度减缓改变了中国的贸易与投资情况。2015年外商直接投资只增长了6%,出口同比降低3%,进口同比降低14%。然而中资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增长了近15%,达到了1200亿美元的新高。

    中资企业在美国的直接投资持续增长,体现出中资公司从主要投资发展中经济体到投资高收入经济体的转变。2015年,中国投资者破纪录地在美国完成超过150亿美元的投资交易,与2014年相比增长近30%。交易数量也比2014年高出13%,达到了171笔的新高。
   
    并购仍占鳌头,绿地投资显著增长

    投资者普遍希望能快速增长,因此并购仍然是他们进入美国市场的首选。中资企业已经连续两年在美国完成了100宗以上的并购交易,总价值达135亿美元。其中最大的几笔交易包括复星集团24亿美元收购美国保险公司Ironshore,?安邦保险集团19.5亿美元收购纽约华尔道夫酒店,烟台新潮实业在德克萨斯州13亿美元的油田投资,以及几家中国公司以8亿美元并购芯片制造商Integrated Silicon Solutions。

    多年以来,绿地项目只占据了中资企业在美直接投资的一小部分。但近期绿地项目的增幅已经超越了并购投资的增幅(即使在计算中我们对大型项目只包括已投资部分)。2015年中资在美国的绿地项目投资总额达到了18亿美元。虽然只占2015年中资在美总投资额的10%,但是投资额与2014年相比增长了34%,比2013年更是翻了一倍。68个中资绿地项目在2015年破土动工,其中包括玉皇化工在路易斯安那州18.5亿美元的甲醇工厂项目,泉林纸业在弗吉尼亚州20亿美元的造纸厂,以及吉利汽车旗下沃尔沃公司在北卡罗来纳州的汽车生产基地。与此同时,一些已经动工的大型绿地项目在去年也取得了进展,如福耀玻璃在俄亥俄州的汽车玻璃工厂和延锋汽车内饰公司在田纳西州的工厂等等。
   
    2015年中资企业在美国新增加327家运营点

    2015年中资企业完成的171宗交易总共增加327家新的中资关联企业运营点,遍布美国42个州。许多并购投资带来不少新的运营点,这其中包括由复星接手的Ironshore(21个办公室)和Meadowbrook(22个办公室),以及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收购的Henniges汽车控股公司(总部位于密歇根州,分别在北卡罗莱纳州,爱荷华州,密苏里州和俄克拉荷马州有工厂)。

    与此同时,我们只看到很少的撤资和减产活动。虽然一些绿地项目被搁置(如腾瑞制药在弗吉尼亚州计划建造的制药厂)并且一些中资企业对美国的下属运营进行裁员(如联想在伊利诺伊州和北卡罗莱纳州),在2015年大部分中资关联企业仍保持了健康的在美运营或进行了扩张。这也和美国经济形势好转以及各行各业就业率上升的大环境是一致的。


    沿海区域仍为主导,新兴地区扶摇直上

    2015年纽约州为领先的投资目的地,获得房地产行业的数笔大型投资与更多的金融与商务服务业投资。纽约州第十二选区巩固了其中国投资东道主的位置(安邦保险集团对纽约华尔道夫酒店的收购)。第十选区是Ironshore保险公司的总部,Ironshore现已纳入复星集团旗下。

    加州也同样是投资者的首选,吸引众多中型投资流入。高科技产业比如半导体获得大型投资(第十七选区的Integrated Silicon Solutions)。房地产行业持续受到来自中国资本的热捧,重大开发(上海绿地集团在加州第三十四选区洛杉矶的楼盘“绿地中心”)与新项目(泛海控股集团在第十二选区旧金山的First and Mission)都稳步前进。同样受到中资青睐的还有加州的电影行业,譬如中信在第二十八选区投资的Dick Cook工作室等。

    德克萨斯州作为一个已经引进了许多中资的地区,在2015年美国油市不景气的情况下仍然成功吸引新的能源投资项目。私企烟台新潮实业在德克萨斯州北部收购的油田让第十九选区荣升投资额最高的选区之一。虽然佛罗里达州此前并不是中资企业投资的重点区域,但是去年万达集团收购了总部在佛罗里达第十四选区、拥有“铁人三项”版权的世界铁人公司。
 
    马赛诸塞州也成功地引入了新的中国资本:中国平安保险与中国人寿保险在第八选区波士顿投资了房地产开发项目;被复星收购的保险公司Ironshore在马赛诸塞州也有办公室。

    路易斯安那州去年得到第一笔大型中国投资:玉皇化工在第二选区圣詹姆斯教区的工厂去年破土动工。俄克拉荷马州一直以来都备受中国能源投资者的关注,而在去年他们也斩获了一些新领域的投资项目,如深圳海普瑞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并购了总部位于第五选区俄克拉荷马城的生物制药公司Cytovance。夏威夷去年得到一笔重要投资:中国泛海控股集团在第一选区瓦胡岛买下了大片酒店开发用地。密歇根州继续吸引汽车部件加工方面的投资,包括两宗大投资-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收购Henniges(第十一选区)和中国光大控股有限公司收购汽车检测系统企业Burke E. Porter(第三选区)-以及一系列小投资。

    2015年中资在美的新投资改变了按总投资的选区累计排名。纽约州第十二区,加州第十二区和纽约州第十区早前已排在前15名,去年继续上升。德州第十九区作为前十五名的新秀实力强劲,而德州第二十七选区和爱荷华州第四选区则掉出前十五名。

    中资企业雇佣90000名美国员工

    2015年中资企业增加了约13000名美国员工,与2014相比涨幅为12%。中资企业雇佣的在美员工总数在三年内增加了三倍,已达到90000名。

    大多是新增加的员工来自于并购,包括多宗对处在就业密集型行业的中型公司的收购(例如金融业或汽车部件生产业)。2015年的形势进一步证明我们去年的研究结果:新晋中资倾向于在完成收购之后进行扩张,而不是像有些担忧所指的中国投资者会在收购美国资产之后将业务转回中国。譬如双汇在2013年收购Smithfield食品公司之后在美增加了1500个员工;又比如Nexteer在2010年被中航收购之后,当地员工数量由6000名增长至10000名。

    绿地及扩张项目创造的工作数量比“并购”而来的员工数量少,但是得益于更多的绿地投资,此数量正在快速增长。我们粗略统计中资绿地项目在2015年间产生了1000个新的工作,创造了历史新高。而2000年起的累积绿地项目创造的工作岗位也达到10000个以上。虽然此数目还很小,很多大型劳动密集型的项目还尚未竣工,包括福耀在俄亥俄州的玻璃厂、泉林在弗吉尼亚州的造纸厂和沃尔沃的南卡罗莱纳州的汽车生产厂等。尚未竣工的中资绿地项目在建成后如能达到既定的招聘目标,他们将创造超过10000个新的工作机会。

    这些数据只包含了中资企业在美所提供的全职工作岗位,而并不包括在建筑期间或供应商所产生的间接工作机会。如果统计间接工作机会,那么这个数字还要以万计的增加。譬如,玉皇在路易斯安那州的化工厂预计会创造400个直接工作岗位以及2300以上间接工作机会。万达集团在芝加哥的五星级酒店及寓所项目预计将会在建设过程中创造2000个工作机会。

    2015年中资在美的新投资并未显著改变按总员工数的选区累计排名。排名前5的选区与去年相同,都是拥有相对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手工产业投资的选区。排名前5的选区分别是北卡莱罗纳州第四选区(联想集团),密歇根州第五选区(中航收购的Nexteer),以及北卡莱罗纳州第七选区,弗吉尼亚州第四选区和南达科达州第一选区(双汇旗下Smithfield)。两个排名有所上升的选区分别是加州第十二选区和纽约第十二选区,加州第十二选区排名的上升仰赖于中国科技公司对当地创业公司的追捧,而纽约第十二选区的上升是得益于新晋商业服务业及金融业的投资。

    其他选区(俄勒冈州第一选区和密歇根州第三选区)也在2015年收到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重大投资,但增长不足以让部分选区晋升到前十五名。深圳利亚德光电有限公司收购了显示器和数字标牌技术公司Planar Systems,这给俄勒冈州第一选区增加了300个中资关联企业员工;中航在收购了Henniges汽车控股公司之后,在密苏里州第三选区富兰克林县增加了中资关联企业员工。

    科技创新吸引大量目光
   
    2015年中资企业在美投资反映了美国的人才库、创新集群以及对知识产权强有力的保护政策继续吸引中国公司投资,也使中国公司成为美国创新发展与竞争力的重要贡献者。
   
    我们能从一系列的交易中看出获取技术与人才还是中国企业在美进行并购的一大动力:比如在信息与通信技术领域的Integrated Silicon Solutions收购,在汽车制造业的Henniges收购,Burke E. Porter和Stern Rubber收购,在航空业的Align Aerospace及United Turbine收购,还有在健康与生物技术业的Cytovance及NextCODE Health收购。早年的几宗高科技收购也在扩增雇员人数,比如万向集团收购的Neapco传动轴公司会进行580万美元的扩张,创造160个新的工作机会。

    几家中资科技公司去年进行了减产并解雇了一些在美员工(包括联想集团,华大基因收购的Complete Genomics)。但是这些动作基本上都是合并后合理的商业行为或者是针对市场情况而做出的战略调整,并不意味着中国投资者在与市场主流背道而驰,将有高附加值的商业活动迁回中国。

    绿地投资在创新领域的活动依然活跃,具有代表性的有中国电商两大巨头阿里巴巴(云计算部门)和京东分别在加州圣克拉拉建立了数据中心和研发中心,北京汽车工业公司也在加州费利蒙市新建了研发中心。

    中资企业也开始增加对创业型公司的投资。2015年中国投资者格外青睐生物科技公司(譬如药明康德对基因检测技术公司AltheaDx的投资,丽珠医药集团对基因检测技术公司Cynvenio Biosystems的收购,平安创投和腾讯联合对智能听诊器公司CliniCloud领投)和软件公司(腾讯收购了移动游戏开发商Glu Mobile的股份,人人网投资了校园贷款平台Social Finance,阿里巴巴也对应用程序搜索引擎Quixey进行了投资)。
    绿地项目的增长也使得许多地区的中资企业都增加了技术的培训。有代表性的例子有福耀玻璃。福耀在俄亥俄州建立了与当地学校及机构的合作,给新汽车玻璃厂的员工进行培训。

    新项目将刺激美国的出口

    中国投资的攀升让美国本土与中国市场的关系更加紧密。2015年涌现出来的绿地投资以及并购案显示了直接投资可以促进“美国制造”的商品及服务出口至中国。

    其中一个案例便是玉皇化工在路易斯安那州的18.5亿美元工厂。建成之后,该工厂生产的大部分的甲醇产品都会进入中国市场。这个项目反映了中资企业逐渐的开始以全球化的视野看待他们的价值链,他们更加希望能够充分利用境外的相对优势去扩大产能,比如这个案例里就是充分利用了北美天然气资源价格低廉且丰富的优势,而不是一味的扩大中国本土产量。其他一些中资企业也正在考虑在华盛顿州和俄勒冈州建造三座上十亿美元的甲醇工厂。

    在美国的服务出口方面,旅游业和酒店业是最具潜力的。中国日渐壮大的中产阶级对海外旅游的热情越来越浓。2015年从中国出发到美国的旅行超过了250万个,美国商务部预计在2020年之前中国每年赴美旅行会超过500万个,而这些游客在美的消费都纳入美国的服务出口计算范畴。中国投资者已经开始增加对酒店业和旅游业的投资。2015年此类的投资项目包括酒店(红狮酒店、纽约华尔道夫酒店、芝加哥华尔道夫酒店和加州橘子郡凯悦酒店)、高尔夫球场(北卡罗来纳州美特尔海滩20多座球场)以及旅游物流(海南航空新增的北京直飞加州圣何塞的航班)。

    中资企业对美国娱乐行业日渐增长的兴趣也体现了境外直接投资能给美中两国带来的纽带作用。基于中国国内对娱乐及服务行业日益增长的需求,中资企业开始在海外市场寻觅品牌、知识及内容。2015年好莱坞的电影业得到了众多关注,许多中资企业参与了电影的投资或参股了好莱坞的电影制片公司(比如Dick Cook工作室)。中资企业对娱乐产业的投资不止步于电影界,他们还对赛车(Miller Motorsports Park)、漫画(Valiant Entertainment)、德州扑克(World Poker Tour)以及耐力运动(世界铁人三项公司)等进行了投资。

    中国在美投资在2016年可达到300亿美元

    尽管前些年中资对外的直接投资增长迅猛,现在却没有止步不前的迹象。中国不断发展变化的经济增长模型,对外投资越来越低的门槛以及中资企业对海外投资意识和意愿的逐渐增强、投资渠道和信息的丰富,促使着千亿美元的中国资本会在未来的十年中涌入美国。

    2016年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预计将会比往年涨幅更大。从2015年年中开始,逐渐显著的经济放缓以及对人民币汇率稳定性的担忧促使了许多中资企业转战国外进行交易,2016年前三个月的全球披露并购量就超过了1000亿美元。

    这其中一大部分将要涌入北美。截止2016年第一季度,中资企业已经完成了50多亿美元的并购成交量,其中包括万达35亿美元收购传奇影业,以及北京清芯华创和中信资本对Omnivision半导体19亿美元的收购。

    2016年已经宣布的在美并购案总价值超过了200亿美元,包括海航集团60亿美元竞标收购分销巨头英迈,海尔54亿美元收购通用电气的家电业务,中联重科34亿美元竞标收购工程机械公司Terex以及万达11亿美元对连锁影院Carmike的投资。与此同时,安邦保险也在着手准备两项总价值过80亿美元的收购案:15亿美元的寿险业务Fidelity & Guaranty和65亿美元的酒店集团Strategic Hotels。加上已宣布的10亿多美元的大型绿地项目,2016年又将会是中资企业在美直接投资创造纪录的一年。

    政治言论会影响到对美投资

    美国的监管体系以及政治环境是预测未来中国投资的重要因素。美国与其他吸收中资企业境外直接投资的国家一样,既有基于国家安全角度的担忧,也有可能会引起贸易保护主义的政治言论与经济考虑。与许多其他的发达经济体相比,美国的国家安全审核范围较窄。即使如此,由于公众舆论容易受到中国威胁论的影响,我们仍需要有国家层面上的透明的讨论,来客观地评价中国投资带来的风险和好处。
中国投资的增长反映了美国到目前为止在客观对待中国资本方面还算成功。即便一开始有一些抵触情绪,美国的市长、州长以及其他当地官员都尽力为中国直接投资站台,他们的坚持为当地带来了包括工作机会在内的诸多益处。在联邦政府层面,美国海外投资委员会CFIUS(负责审核境外资产并购是否会影响国家安全)基本上能客观的审查正当风险,同时不影响正常的交易。中国投资在各行各业的增长见证了这项成果,即使近期媒体只聚焦几桩出了些问题的交易。

    逐渐增多的中国投资,更多转向高科技资产的趋势,以及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上的缓慢,都推动美国公众讨论怎样审核中国投资的经济风险,也就是在现阶段没有包括在CFIUS审查的范围内的风险。其中有两点比较突出的担忧:一是美中投资市场准入水平的不对称;二是国企以及相关企业继续享受某些特权。
    有些人担忧中国经济体制的一些问题可能通过对外投资而影响东道主国家,?对此担忧我们需要重视。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有可能很大程度上降低这些风险,但是近期的改革速度比较缓慢。美国对此问题的讨论需要是客观的、基于事实的,并且建立在明确中国对美投资的风险及益处的基础上。

    大选年增加这种讨论与我们的期望背道而驰的风险。就在2016年初的几个月里,我们就看到了两党的不少政治家为了赢得选票和吸引媒体关注而发表针对中国投资极端又没有根据的警告,有的还提出出台让美国缩小对境外直接投资的开放程度的法案。

    国会有义务保证对于中国直接投资的正确回应的讨论是理智的,并且不损害美国对于在美投资的一贯开放的态度。指导CFIUS并且寻找正确方法回应中国投资带来的其他风险是国会的重要任务。议员们需要注意到海外投资给他们的选区所带来的巨大机遇,同时也要认识到各地官员们将会为了争取这些商机而展开竞争。

    美中双边直接投资的发展与潜力是双边关系中最值得关注的亮点之一。这些投资不仅仅能加强新一代商业及人文交流以巩固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的双边关系,也能提醒其他国家的政府和企业经济事务在国际舞台上有着决定性影响。

 

打印此文 |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拜登时代的中国与美国:趋势
美国最新知识产权保护法案发
拜登时代的美国值得信任吗
美国对中概股企业“查账”背
“改变世界的协定”,美国被
美国“军事最终用户清单”的
美国及其他主要国家对华政策
外交事务杂志:拜登想让美国
美国出口管制系列 | ② 触发
美国出口管制系列 | ①美国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