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北京国际经济贸易学会 >> 网上培训 >> 正文
传统企业的生死劫?数字化时代,不转型不存活!         ★★★
传统企业的生死劫?数字化时代,不转型不存活!
作者:毛基业    文章来源:人大重阳    点击数:519    更新时间:2019/9/23

    编者按: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驱动下,我国实体经济数字化水平不断攀升,数字经济高速增长,企业数字化转型成为当前重要热点。数字化是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将给未来发展带来颠覆性影响,但中国仅有7%的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为什么这么难?如何才能实现数字化转型?为此,9月17日,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院长毛基业做客“人大重阳名家讲座”,就“如何实现数字化转型”做深度解读。以下为演讲实录。

要点汇总

    1.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大背景下,企业数字化转型存在全面移动互联时代、消费者变化、产能过剩三大变数。

    2.数字化转型有四大背景:一是物联网,二是数字经济,三是产业重构,四是技术架构。

    3.线上我们也差不多了,线下流量日渐稀少,消费场景在往家里走,这是今天消费的主要趋势。

    4.过去经营的焦点是内部的产品、渠道,到今天,真正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实现是靠数字经济、数字营销。

    5.什么叫数字化转型?本质上是满足消费者全过程,进行数字化。数字化就是IT、智能化。

    6.行行业业在做数字化转型,制造业怎么用数据来重构各个环节?背后一个趋势是先引入数据,做决策支持,到完全数据驱动,数据帮我们做决策。

    7.转型之所以难,不是信息化,不是简单的数字化,它是组织变革,组织变革哪有容易的,那是改革的深水区,一不小心命都没了。

    8.数字化的重点是一步步从内部透明化、可视化到智能化,内外部的连通,最后是连通产生价值。

正文

    1.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 

    当今时代面临百年未有之变局,中国第一次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老大处于两种路线、两条道路、两种模式的竞争之下,企业也存在着最大变数,可谓百年千年未有,那么最大变数是什么呢?

    2.三大变数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

    变数一:全面移动互联时代

    数字经济扑面而来,全面移动互联时代意味着什么,有哪些指标?为什么说我们处于全面移动互联时代?有学者从学术层面测算我国数字经济占比30%。在全面移动互联时代,在数字经济前夜,传统企业应如何应对?为什么只有少数企业第一波实现这个转型?

    调查一下你平均用手机多少小时?大多数人每天在手机上花费了大量时间,白领一天用6-8个小时手机很正常,电商销售占社会零售总额的20%,有数据显示“2018年电商的移动端下单超过95%”,这意味着在传统台式机上网做工作,做业务,做电商的不到10%,90%现在都是在移动端。这些强烈的信号告诉我们,一切都在手机端,这是从来都没有过的。这些数字都说明,全面移动互联时代是每个经济生活中的企业家、管理者都从来都没有面对过的。

    除了电商之外,再来看企业端,OA的文件审批,自助管理,审批服务,报销差旅都在移动端。中国工商局数据显示3000-4000万,印尼还有1000万在用企业微信,全在移动端。我们已经进入全面移动互联的时代,必须知道其对企业、经济生活中的深远含义。

    驱动力量。过去40年改革开放,制造业很少有引领全球的大事件。今天数字时代真的不一样,我国在电商、移动支付、金融科技、AI应用、共享经济,这些领域是引领世界的,我国有最大的市场,最活跃的新零售,最前沿的AI应用,可以给世界贡献一些。

    现在全球跨国公司看中国的电商,跟着中国电商平台走,中国电商网红现象未来会引领全球数字化营销。这背后是中国电商的生态已经起来了,很多企业主要做无人驾驶技术、金融科技、支付等等,这些技术回过头来再给传统企业赋能。这就是今天企业面临的最大变数,企业要想基业常青,要有核心竞争力,要有差异化优势,第一条就是环境感知。今天的环境发生了变化,最大的变数就是全面移动互联时代,这意味着什么?每个人都要去想。我后面再讲其他的变数。

    为什么要做新零售?传统数字化转型,从零售、支付、科技开始就有它的道理。扫码自提可以解决到店以后要排队的问题,小店面在时空上做了放大。今天人脸都能识别出不同的面包,是否是新鲜出炉的,原来是靠收银员计算,现在利用高分辨率摄像头识别,可以做无感知服务。类似这样的应用,这是预点、自提和无人售货,时间上把门店延伸。为什么能做这样的商业模式的创新,新零售这样的试点,背后还是电商非常强大之后,回过头来又做基础研究,给其他产业再赋能。解决了支付的瓶颈,实现了时空的拓展。这只是新零售的一小部分,背后的的运营效果呢?节省人工成本,时空延长减少交易成本,还有社交功能等。

    变数二:消费者变化

    时代的变数,第一是全面移动互联;第二是消费者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任何一个企业只要做C端的业务,面对消费者,就必须关注到这个时代第二个大的变数。全新的消费者,中国有4亿80后90后,大致20-40岁,这个年龄段恋爱、结婚、生子、幼教、买车、买房等一切大宗消费,是消费的主体。对他们来说,一切消费从线上开始。所以只要经营企业,未来新产品研发、持续改进、对消费者的营销一切发生在线上,所有流量在线上。作为企业必须认识到你的消费者在哪里,流量在哪里。今天的流量,抖音、头条、快手,日活3亿。

    消费场景也在发生变化,2.5亿的中产,这个数据大致超过日本人口,接近美国人口。这个群体全部流量在线上,做什么广告都没用,卖衣服的给网红一穿,流量哗哗往上走。今年6.18最大电商光网红直播这项销售就上千亿。

    今天,单纯的线上或线下都不足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很多人说线上的获客成本已经超过线下,可以想象,为什么传统电商回过头来做新零售,给这些传统企业赋能?线上我们也差不多了,线下流量日渐稀少,消费场景在往家里走,这是今天消费的主要趋势。

    变数三:产能过剩

    第三个变数,产能过剩问题。金融危机之后尤其是近些年来开始传统行业为什么这么困难?出现一片红海,全行业产能过剩,但是科技型企业,创新型企业反而供不应求。到处看到红海的原因是没有创新能力。2012-2013年我们感觉到转型的压力,国家适时提出双创,不创新就是红海,能创新日子就非常好。往哪里创新呢?就是数字经济。

    今天我们面临数字经济,未来的机会在于我们的升级创新,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挨个行业去重构传统的企业、重构新的组织架构、消费者感知,新的研发、售后、智能制造去要用移动互联去打通企业间的电脑,去改变组织边界,在内外部逐个行业去重构,用数据来把交易成本降低趋近于零。我们最熟悉的就是出行的例子,用移动互联网来重构一个移动出行、传统出租行业。

    什么是新零售?实际就是打通线上线下,其背后是数据的整合。线下的数据传上来后,和线上数据闭环,用数据来换库存、提升周转,靠数据做到千店千面。重构就是用消费者洞察,用数据改变盈利方式,改变企业和消费者的关系,改变企业的用户洞察,这就是典型的千店千面。这背后的逻辑,是用数据降低交易成本,用数据重构商业模式和盈利来源。

    为什么大数据的应用率先发生在新零售、金融科技和智能制造?新零售任何企业都是从线下传感器开始,线下的数据获取和线上打通之后,可以得到无比精准的用户画像,用数据来提升周转,从而做到千店千面。再加上线下社交的功能,给了消费者到实体店去的理由。

    3.数字化转型的四大背景  

    背景一:物联网

    通过传感器、物联网产生大数据,再在云平台上积累数据资产,最后上算法和人工智能进行各种深度学习。转型是三个阶段,三种形态。先是一切业务线上化,工厂制造业实时数据获取,然后到服务业,线上化就是数据沉淀,智能化,可以推出新的产品,新的智能商业服务模式。这是根本上内外部全部连通,对企业经营来说是个全新的时代。过去关注的是产品,今天还要反应速度,服务要个性化,关注的重点外向了。

    过去经营的焦点是内部的产品、渠道,到今天,真正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实现是靠数字经济、数字营销。以前的“客户为中心”只是说说而已,今天,我们第一次有手段去感知、洞察客户,再配置后头资源,做敏捷供应链,做智能制造,做大规模定制,C2F,C2M这些东西应用进来,观察消费者感知,消费者偏好。

    背景二:数字经济

    过去信息化做了几十年,计算机一直在单点应用,而到今天,点、面、体是一种新的商业模式,我们正在进行这样的数字经济时代。

    机器人大堂经理做的和真人越来越逼近了,和客户做对话一点问题都没有。支行不再需要一流的理财专家,放上AR/VR系统和总部专家进行远程对话,直接提供一流的服务。现在智能终端就来了,柜员机的趋势在往下走,有AR/VR功能还可以做很多其他的功能,游戏体验,做物业、卖房子,模拟驾驶。所以,银行的分行点、支行点,我认为五年之内一半以上要关掉。

    无感支付。移动互联跟着消费者走,零售有移动支付的销售额比没有的多10%。这背后是什么心理逻辑?这就是一个便利,去加油就跟进停车场一样,识别车牌太容易了,如果有银行无感支付的App在上面,加油自动支付就完了。这是一个场景,加油站、高速公路,慢慢从扫码支付到无感支付。我们做的这些创新都在引领世界,背后有这样的创新生态。

    金融服务的转型。传统银行也在转型,某行APP用户1.48亿,月活用户8000万,他们用的KPI是互联网公司的KPI。从客户向用户转换,它背后的内涵是什么?App用户的可用性、黏性,重新定义银行的经营思维,把月活、日活,这些互联网公司的KPI当成银行的KPI,领导每天在看这些指标,对标金融科技,对标的互联网企业,这个是完成转型的第一步。这个转型是必须的,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最后消费者都在哪里?消费者的时间都在哪里?你抢的就是这个流量。

    无人银行的竞争优势。未来银行的客户变成App用户,和用户互动的主战场就在这个App上,和其他兄弟行同业竞争的主战场也在这个APP。银行卡只是一个产品,刷卡实际是识别,背后的App是个生态。为什么讲是个生态呢?你可以构建一系列的应用场景,例如电子政务也在数字化转型,“掌上生活”这个App,44%的流量来自非金融服务,包括大量自购的场景,地铁、公交、停车等等,这和用户的黏性有关,先入为主,每天使用。对于用户消费行为的理解,得数据者得天下,得粉丝者得天下,现在他们做的工作就是提供各种各样的免费服务,这是创新的机会,是商机。

    背景三:产业重构

    再讲个小例子,就是用数据带来商机,创造新的机会。原来很多政府办公非常难,广东孵化一家小企业,办很多东西不用去政府部门现场排队,比如注册免疫证,拍一张照片上去都可以做,有人就重构这个现象做增值服务,他在线上免费做这个东西,办好证件EMS快递给你,怎么赚钱?给你EMS分成,给快递15元。许多这个服务你也收不到15元,现在有这个服务,消费者免费得到实惠,就可以收他的邮费,就有了生存空间,这是典型的羊毛出在羊身上。这样大量的创新机会,使得一个个行业重构。

    “粤省事”广东省移动民生服务平台。2018年10月份的时候已经上线417项服务,其中各种电子证照27个,417项里350项零跑动。原来数据不联通,每个人都带着一堆证明,现在把数据打通,背后重构这个服务。政府在构建一个庞大的线上生态,政府把用户大数据沉淀下来。

    背景四:技术架构

    各个政府部门可以把完成高频交易的数据共享出来,数据再沉淀回去,重构就需要新的政府部门,新的流程,新的商业模式。一旦做出生态以后,各种各样的服务,滚雪球一样都上去了,最后全省的数据沉淀下来,能做很多事情。它有个接入流程,提需求的时候,发函给政府数据管理局,接到之后再给“粤省事”团队评估等等,最后有个上线流程,又是一个生态。

    4.大数据应用与数字化转型 

    数字经济如何重构,如何赋能传统企业?电商的例子我们都很熟悉,传统得不能再传统的行业,保健品、开美容业的都在做数字化转型,用微信做预约,和客户互动,选发型等等。行行业业在做数字化转型,制造业怎么用数据来重构各个环节?背后一个趋势是先引入数据,做决策支持,到完全数据驱动,数据帮我们做决策。海量数据沉淀下来,这就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你可以上各种各样的算法,用它做决策。制造业原来靠经验判断做决策,一步步都收回来,靠算法,靠人工智能,从产品研发到持续改进全过程的大数据。

    产品企划的痛点

    怎么做产品企划?市场调研,焦点访谈,竞品分析,根本不是全面系统的过程。今天一流做广告公司的,这些全是数据驱动,广告的内容精准到用什么模特,用什么台词,模特用什么姿势,消费者反馈都不一样,都有AI,都有算法。

    观星台顾名思义就是做这个的。所有的线上渠道只要在上面用,就有用户行为,有吐槽,有点赞。爬虫把这些数据爬下来,做数据挖掘,情感分析。电商参谋,200多个业务单元会告诉你,买你这个服装的人,买化妆品会买什么品牌,什么价位,将来你做广告就知道到哪里做,怎么和友商合作。

    本质上我讲的大数据就是多元、异构、海量。多元是不同渠道,文字、视频、照片,加上内部的大数据,上算法分析之后就能回答很多问题。这原来是凭人的判断,未来人的主观判断,经验的重要性相对在降低。讲得再远一点,从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到今天,生产函数在不断地用资金Capital替换Labor(Q=f(k,l)),这个过程在延续。过去都是用资金取代蓝领,今天我们在用资本替代白领。过去靠经验,市场潜力,竞争对手是谁,新产品研发,今天内外部大数据结合,全行业的实时获取。

    产品研发案例分享:电烤箱逆袭。某品牌有个烤箱排名一直上不去,大数据一看,自己的主打是容量大,主要的宣传是烤鸡翅、肉类烧烤。现在谁在用烤箱,80后、90后、白领、小资他们做什么?他们减肥还来不及呢。主打的宣传,现场体验,照片、广告、消费者需求都非常重要,再看爆款的技术特征,对比自己改进,三个月就做成第一。

    产品研发的例子举不胜举。企业在产品研发推向市场之后,以往是漫长的全国总代、经销、批发零售这些环节,持续改进信息既不完整也不及时。今天,T+1,第二天数据就回来了,全网所有电商平台数据监控,竞品分析,甚至实时反馈。

    产品研发,持续改进,新的产品出去了,有人吐槽噪音、压缩机有问题,客服马上应对。外包的售后服务,有没有乱收费、承诺不兑现,以前拿人工手段监控,而现在都可以自动监控。

    今天产品研发持续改进以外,营销和用户洞察,都是“以客户为中心”。比如,实时监控客户的反应,用户消费行为数据,是多元异构的,各个触点的,主要是靠手机号融合。融合之后,就开始贴标签,按不同的消费行为贴各种各样的标签,比如知识分子家庭,独生子女家庭,800多个标签,人均20个标签,用这些标签就可以做精准营销。

    武装一线,提升体验。一进门店刷脸识别或者扫码,背后不是人在做客服,电脑上告诉我,历史上你有什么消费行为,几年前买了什么东西,现在应该更新什么东西,然后做推荐。线下转换率高,背后有这样的算法。

    内部管理上,产品要持续改进,成本控制。整个在做数字化转型,用数据驱动最重要的决策,观星台大势,地动仪是用户画像。整个全闭环的,从产品、研发、生产、渠道到消费者、售后每个环节都得用数据,这是数据驱动的决策,内外大数据结合。

    数字化转型路径

    什么叫数字化转型?本质上是满足消费者全过程,进行数字化。数字化就是IT、智能化。今天我们有比过去更完整,更先进的手段进行实时化,今天数字化的颗粒度、实时性都前所未有的高,数字化之后可以用算法智能化。像传统企业也可以往电商延伸他的服务,产品卖完给客户之后,告诉你180天之后该上门做哪些服务,三天之后该给你推哪些产品,之后用数据维系,把硬件的产品加上互联网软件和服务,形成新的商业模式,新的盈利点。

    数据驱动的决策

    除了需要技术来洞察客户之外,就需要新的KPI对标互联网企业,老板整天关注数字化的进展,这是数字化转型。赋能型、敏捷型组织,快速反应,能把前端消费者洞察信息转换成组织的能量。

    为什么只有少数企业能完成数字化转型?某咨询公司的统计数据是7%,我猜想也超不过10%。90%的企业都会处于等死、找死的状态,面对历史不可逆转的趋势,你没有这样的理念,没有这样的能力做转型?它真的是很难的一件事情,是二次创业,但有不可逆转的趋势。

    数字化转型的基本特征

    所有业务只要线上就有数据沉淀,就有支持新业务,一切决策用数据支持或用数据完全驱动,白领被替代,经验的作用在降低。喊了很久的以消费者、客户为中心,今天第一次有手段去洞察客户,画精准的用户画像,日积月累,随着时间的推移,用户画像越来越精准。

    什么是服务?服务就是个性化,为什么能够个性化?客户洞察,这个逻辑更多面向应用场景的个性化。转型之所以难,不是信息化,不是简单的数字化,它是组织变革,组织变革哪有容易的,那是改革的深水区,一不小心命都没了。所以,它只是一把手工程,需要新的组织愿景,那些成功转型的企业,都是对标互联网,重构一个行业和产业的。技术是相对容易的,技术人才也是相对获取的,重要的是组织变革。对于企业自身来说是解决巨大的痛点问题,今天就是流量的问题,消费者全在线上,为什么今天数字化转型,大量见效快的都是数字化营销,客户洞察?如果和老板讲,能把流量提升5个点,转换率提升3个点,客单价提升2个点,复购率提升5个点,所有企业都愿意付钱。数字化的重点是一步步从内部透明化、可视化到智能化,内外部的连通,最后是连通产生价值。

打印此文 |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新基建”与传统企业的发展机